他的大數據系統,讓台積電良率打敗三星


清華大學工管系教授簡禎富,獲頒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。他與台積電長達 6 年的產學合作計畫,讓台積員工加班時數縮短,卻不影響製程進度,甚至提高效率,原因就是每個工程師都可以迅速做出決策。

台積電發展大數據分析系統提高製程效率已久,一年平均效益可達 4.25 億元,背後操刀的藏鏡人是清華大學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教授簡禎富,他替台積電打造一套大數據分析系統,2016 年 12 月 29 日還因此獲頒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。「台積電良率可以打敗三星、簡教授的大數據系統真是關鍵。」行政院長林全頒獎給簡禎富時這麼說。
張忠謀日前接受《天下》專訪時表示,台積電工時縮短、但效果提高的原因,就是利用最新的大數據分析技術,讓工程師把時間花在刀口上。「讓工程師把時間花在較具附加價值的分析、判斷,而不是知識金字塔中最低階的資料蒐集工作。」張忠謀說。
「過去,我們花很多時間蒐集資訊、向上傳遞、才能做出決策,但現在智慧化工作可以降低重複的工作量。」簡禎富受贈獎章後表示,台積電限制員工加班時數,但不影響先進製程進度,甚至提高效率的重要原因,就是每個工程師都可以迅速做出決策。
「商業軟體可以支援大數據分析沒有錯,但是並不是把資料倒進去就會自動產生結果。」簡禎富說,導入大數據分析,可不是買一些軟體、把員工送去教育訓練就好。

替晶圓廠機台做「健檢」

以台積電為例,隨著半導體晶圓製程愈發微縮,生產流程也更加繁複,工廠內的每片晶圓要經過數百甚至上千道製造程序,只要中間一個程序出了差錯,就可能嚴重影響生產流程。而且,台積電有 3 座 12 吋晶圓廠、4 座 8 吋晶圓廠,及一座 6 吋晶圓廠。這個廠區的最佳經驗,不能直接套用到另一廠區,必須根據時間、地點,做出因地制宜的調整。
簡禎富 2010 年開始與台積電的產學合作計畫「製造智慧與資料挖礦以協助先進奈米製程提升良率」,針對晶圓代工產業,設計了多變量事故分析、晶圓圖診斷等分析功能模組。簡禎富以「蒐集人體健檢數字」做為想像,蒐集晶圓廠內機台產生的幾萬種即時監控資料、電性測試參數,透過交叉分析比對,開發出警示系統,預先告訴現場工作人員,哪些機台可能快要故障,可早一步進行檢修。即使機台真的發生故障,工程師也不用花費大把時間去撈數據,而可以把心力放在分析數據、判斷問題、尋求解方。
簡禎富與台積電結緣得很早,2003 年起就擔任顧問,2005 至 2008 年,台積電向清大借調簡禎富至工業工程處擔任副處長,創國內學者至科技產業擔任高階主管先例。
他的合作對象可不只台積電,聯發科、台達電、友達光電、中華精測,都曾找他幫忙。不過,他也很有原則,一個產業只選擇一個合作對象,以避開競爭關係。現在,他還把合作觸角延伸至傳統製造業,紡織業者宏遠興業,也開始導入簡禎富帶領的清大「決策分析研究室」團隊,為宏遠量身打造大數據決策系統。
Previous
Next Post »